86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超级稻
在中国,袁隆平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袁隆平就已凭借在杂交水稻方面的贡献蜚声海内外,但是,人们对于“杂交水稻之父”这个名号以外的袁隆平或许并不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发明的杂交水稻与普通人有什么样的关联?他成名后的人生又是如何展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仅仅是从教科书中认识的袁隆平现在已经86岁,他过着怎样的生活?
另一方面,近年来关于袁隆平的消息频频出现,其中有不少争议。就在2014年10月,安徽部分地区种植的超级稻品种“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袁隆平和超级稻一时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诸如追求高产的超级稻能否同时做到优质,试验田的高产能否转化到实际生产中,发展超级稻和保护生态是否存在矛盾等等。那么,这些争议背后的事实究竟如何?已届高龄的袁隆平又是如何应对质疑?
带着这些疑问,澎湃新闻记者前往袁隆平现在的工作单位、位于长沙市郊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进行了探访。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办公楼。(图片来源:澎湃新闻)无法退休的袁隆平和他的超级稻
约好专访袁隆平的那天,澎湃新闻并不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那栋稍显陈旧的办公楼唯一的访客。央视代表教育部前来请袁隆平为全国农业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录制开学致辞,《人民政协报》希望他作为八届政协常委谈谈对政协的看法,还有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交流团一行前来访问。
除了“杂交水稻之父”以外,袁隆平还有很多头衔和荣誉,并且还在不断增加:“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2014年被挪威议员提名诺贝尔和平奖,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以“中国种子”为主题,袁隆平还欣然出任形象大使。
袁隆平正在用英文作报告上午9时,袁隆平在座谈会上用英文做了题为“发展杂交水稻,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报告,86岁的他精神矍铄,演讲抑扬顿挫,节奏与投影屏上的演示文稿配合地丝丝入扣,讲到激动处甚至难掩兴奋,报告结束后还继续用流利的英语和农业部的高级翻译们谈笑风生,其间还盛情邀请大家中午在中心食堂的午宴上品尝刚刚创造了新纪录的超级稻“超优千号”。
尽管如此,这栋办公楼并非每天都这样人头攒动。平日,袁隆平会在上午9点来到他位于4楼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12点左右回到家中吃饭休息,下午4点回到办公室再工作到6点。而只要在水稻生长期,袁隆平必定每天亲自下田观察。“他去田里看水稻就像人家看儿子一样,那不就是要每天去看吗?”他的工作秘书杨耀松这样向记者解释。袁隆平的学生邓启云后来也在采访中验证了这一点,他说袁隆平很难退休,因为他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就一心扑在水稻上面,“他的情感、习惯都集中在水稻上面了,所以他很难离开水稻,离开了心里肯定会缺很多东西。”
在袁隆平看来,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他说他是学农出身,研究杂交水稻既是职业,又是志趣所在。而且现在虽然年纪大,但身体好,“童心不泯”。他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感激老天对他的照顾,除了听力下降和一些小毛病以外,86岁的身体还十分硬朗,思维也仍清晰活跃,还可以继续做研究。“我原来和他们开玩笑,讲70多岁的年龄是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20多岁的肌肉弹性。2010年我80岁的时候,中心搞游泳比赛我是第一名,我们中心的男女老少都游不赢我呢。”袁隆平不喜欢人家叫他袁老,更喜欢被称为袁老师,80多岁的时候自称“80后”,现在过了85岁则改称“90前”。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虽然没有直言和杂交水稻的深厚感情,但只要一聊到超级稻,袁隆平立刻神采奕奕。采访临近结束的时候,他突然坐不住了,反复看手表,原因是“11点多了,我要赶紧去安排食堂煮饭,让你们尝尝超级稻”。
超级稻即超高产杂交稻。国际水稻研究所于1989年正式启动了选育超级稻(super rice)的研究,原计划到2000年育成每公顷产12-12.5吨的超级稻,至今尚未成功。中国的超级稻育种计划于1996年立项,1997年启动,分四期,第四期原计划在2016到2020年实现每公顷15吨的产量。
就在2015年10月,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选育的“超优千号”在位于湖南衡东县的超级水稻示范基地实现了每公顷16吨(每亩1067公斤)的产量,是继云南个旧、河南信阳后第三个每公顷产量达到16吨的百亩超级稻示范地。第四期超级稻计划提前超额完成,现在,第五期攻关已经启动。
要了解每亩亩产1067公斤是什么概念,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目前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在22亿亩左右,平均单产为300公斤,即使是日本这样农业科技较为发达的国家,平均亩产也只有450公斤。
虽然示范基地的产量明显高于实际生产中的产出,新科技成果在实际运用中的推广也需要时间,以2012年为例,国内杂交水稻的平均亩产为500公斤,领先日本50公斤。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在2.5亿亩左右,占到了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7%,而产量占水稻总产量的65%。
但是,超级稻的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漫长的科研历程中曾遭受过比2014年安徽减产绝收事件严重得多的挫折。邓启云认为,是袁隆平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创造力和他目标坚定,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的科研态度挽救了一度陷入危局的中国杂交水稻事业。“袁隆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一旦提出一个研究方向,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之后如果出现一些波折,他也不会轻易退却,而是分析问题,最后通过解决问题向前迈进。”
1989年的两系杂交稻全国性危机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袁隆平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在50余年的研究历程中,他认为有三个较为重大的事件: 第一是1973年杂交稻实现三系配套;第二是两系杂交稻在1995年也获得了成功;第三是超级稻在2014年亩产突破了一千公斤。而这三大事件中的后两件都与邓启云关系密切。
邓启云19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安江农校教书,在那里结识了当时已经获得了国家特等发明奖的袁隆平,1988年起跟随他工作至今,也是袁隆平的博士生。在他的印象中,袁隆平一直很朴素,并且非常实干,那时经常见到他打着赤脚在学校里走来走去,因为方便下田,“印象最深的是1987年秋季,他在北京申报了一个英国让克基金奖,那是他获得的第三个国际奖项,奖金有两万英镑。他回来非常高兴,在学校教职工会上竟还是打双赤脚在台上发言!”
杂交水稻综合实验楼内的光培室(图片来源:澎湃新闻)炼苗室(图片来源:澎湃新闻)袁隆平最广为人知的事迹是第一个发现了水稻的杂种优势,并发明了三系法杂交稻育种系统(三系即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使得在实际生产中运用杂种优势成为可能。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一震惊世界的重大成就而停下脚步,而是在杂交水稻研究的每个阶段都站在制高点,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两系杂交稻的成功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1973年杂交稻的三系配套实现后,尽管系统完善,但由于受到遗传方面的制约,在育种上进度缓慢。同年,石明松在湖北的一个国营农场发现了一株光敏核不育水稻,其育性随光照长度而变化,1981年提出利用这一特性进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这样一来不仅能省掉三系中的保持系,简化种子生产程序,并且能够实现配组自由,与三系相比有很大优势。
然而,两系杂交稻在1989年遭遇过一次重大危机。据邓启云回忆,当时两系杂交稻已经开始在全国推广,但1989年长江流域出现了罕见的盛夏低温,结果导致过去认为是光敏的不育系出现了育性转换,两系杂交稻出现严重滑坡,很多从事两系杂交稻研究的专家都觉得光敏不育系育性不可控,意味着两系杂交稻走到了穷途末路。
但袁隆平没有轻易退却,他痛定思痛分析了两系杂交稻的一些问题,认识到这种材料的育性变化不仅与光照有关,还和温度有关,从而得出了两系杂交稻的核心问题在于其育性波动的温度临界点,最终通过降低温度临界点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如果没有袁院士,当时两系杂交稻的研究就全线下马了,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和引领,才有今天全国两系杂交稻大面积推广的好形势,现在两系研究在全国都非常火热。”
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工作中(图片来源:澎湃新闻)另外,袁隆平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他一直强调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做一项研究就要集中精力把它做好。”现在,袁隆平仍然指导中心的多个研究团队进行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负责从中筛选出值得推广的品种。邓启云反复感叹自己至今没能完全学到他能够快速透过现象抓住重点的思维能力。“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学生,还有整个中心所有的研究生,甚至很多从国外回来的年轻科学家,来袁院士这里汇报,他总是可以从一系列繁杂内容中抓住重点,给予指点,让你有清晰的研究思路,为此很多科学家都非常感谢他。”
邓启云根据多年来的观察总结出了袁隆平那种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和创造性的来源,是来自他对生活的那种热情,和对万事万物的爱心。“小到对一草一木,大到对国家人民。春天我们这个院子里树枝发芽了他总是第一个发现的,他年轻的时候最初投身杂交稻的研究,就是在饥荒时期见到路边的饿殍激发了他作为一名农业工作着的责任心。”
邓启云说,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一点是在2000年左右,那时袁隆平从广西引进了一项叫做气排球的运动,只要他上场,球场上的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因为他在场上很较真,对每一球的输赢的都特别在乎,高度兴奋,并及时点评,谁打得不好就会被他叫“瓢师傅”(长沙话将事情搞砸了叫“匡瓢”),打了一个好球他就大叫“好球”,“就像小孩子一样,其他人都忘记比分了,他一定记得。”邓启云告诉记者,86岁的袁隆平现在还时常要上场小试身手。
“我认为袁院士的精神有一些普通人不一定能学得到,但这种激情生活的态度应该要学到,应该贯穿在我们的教育中。而我们现在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没有培养学生的激情和兴趣,而只是灌输知识。”
对话袁隆平:杂交水稻在新世纪调整战略,要高产优质
袁隆平正在接受澎湃新闻的专访(图片来源: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袁老师,恭喜您的超级稻每公顷产量达到了16吨,那么您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呢?产量突破的关键在哪里?
袁隆平:我争取在三年之内在我们的试验田达到每公顷17吨,也就是每亩1133公斤。17吨是我正式提出的目标,不过河北邯郸有位宋先生种我们的超级稻,今年第一次种亩产就达到了1051公斤,他说他明年可以搞18吨。根据日本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吉田长一计算,水稻在热带的极限产量是15.9吨,在温带是18吨。邯郸的日照比长沙更充足,昼夜温差更大,在生态条件好的地方突破温带的极限18吨也是有可能的。
真正要产量突破,光有好的品种不行,要四良配套,良种、良法、良田、良态。其中良种是核心,是内因;良法也就是栽培技术,是手段,比如说要怎么施好肥,怎么防治病虫害,怎么育好秧,这个是良法;此外还要有良田,是基础,就是田地要肥沃,排灌方便,土壤不酸不碱,不粘不沙,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它是个基础,正如高楼大厦地基不稳修不起来,田不好,产量一样高不起来;还有良态,生态条件好,就是气候要好。种地老天爷当了一半家,正是在抽穗扬花的时候需要温度不高不低,阳光比较充足,如果一天到晚下雨,结实率就会受到影响。
四良配套,就可以取得我们讲的17吨、18吨,缺一不可,所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我们有信心。比如说良种我们选育了,良法也掌握了,良田可以改造中低产田,良态可以选那个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像云南的一些地方,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日照丰富。但要普遍达到良态的话难度很大,因为气候不是人能掌控的,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趋利避害。
澎湃新闻: 上面说的都是试验田的产量,那推广之后在农民实际种植的时候是怎样的情况呢?
袁隆平:是的,确实我们的试验田土壤、技术、灌溉条件都是最好的,大面积推广不可能各方面都这么好,所以一般要打七折到七五折。举例来说,第一期超级稻试验田产量是每亩700公斤,大面积推广是550公斤;第二期试验田800公斤,大面积推广是600公斤;第三期试验田产量900公斤,大面积推广是650公斤;所以第四期亩产超过1000公斤,明年推广大面积种植可能是700到750公斤。
澎湃新闻:杂交水稻近些年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比如现代人比过去更加注重大米的口感,杂交水稻如何应对这些新出现的问题?
袁隆平:我们那个亩产一千公斤的超级稻,我已经给100多人吃过了,都说口感非常好。过去认为,产量高米质不好,米质好的产量不高,这是片面的。在上个世纪,我们杂交稻确实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以产量为主,品质放在次要地位。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所以我们在进入新世纪的时候就做了战略调整,要高产优质,但是我有个前提,不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来求优质,我们要在高产的前提下求优质,这个转变难度很大,但我们做到了。今天中午请你们品尝品尝,真的是好吃的。
澎湃新闻:您对当前的粮食安全问题有什么看法?
袁隆平: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我们国家的粮食还不是完全自给,还要进口一部分粮食,特别是大豆每年进口六七千万吨,还有玉米等都有赖进口,我们的自给率只有90%左右,所以还要努力提高。一个是18亿亩耕地的红线要保住不能突破,第二个就是不断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个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只有这两个方法。耕地不能减少,现在到处搞开发,但不能占掉农田,这是保证粮食安全最基本的东西,另外希望国家对农业科技经费的投入加大力度,推动科技进步。
还有,出台优惠政策,让种粮的农民能够有更多的经济效益。粮价是个大问题,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涨不得,一涨百价都要涨,通货膨胀;但是粮价跌不得,一跌则谷贱伤农,农民没有种粮积极性了,这是个大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政府以比较高的价,收购农民的粮食,以平价供应市场,政府来补贴,每年要拿两三千亿出来,现在我们国家财力很雄厚,应该是可以做到的。这个方案我在政协提了,行不行得通得由政策制订者他们去做决定,我们是政策执行者。
澎湃新闻:您是几代人都非常敬佩的偶像,您能给年轻人一些人生方面的建议吗?
袁隆平:人生啊?这是哲学问题,我不懂,问哲学家吧!
对杂交水稻的种种质疑站得住脚吗?
2014年秋季,安徽省内蚌埠等地的近万亩“两优0293”出现大面积的绝收或减产。全省共有4000多万亩水稻田,其中“两优0293”有18万亩。尽管只有五河县附近出现大面积绝收或减产,但对于受灾的稻农而言损失巨大。并且,“两优0293”的种子供货方是与袁隆平关系密切的隆平高科,袁隆平和超级稻的盛名让这场风波迅速在媒体上发酵起来。
两级农委出具的鉴定结果显示,此次绝收或减产属于典型的“穗颈瘟”危害,而孕穗和抽穗期间出现低温连阴雨,品种本身高感稻瘟病,加上适期预防措施不到位,是导致该病暴发的主要原因。专家鉴定组组长包文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两优0293”品种的最大优点是抗倒伏,但也存在致命的弱点,就是对稻瘟病的抗性很低。“安徽不是稻瘟病的高发区,因此被列为‘两优0293’的适宜种植区域。”
风波并未就此平息,“两优0293”的挫败令怀疑的态度扩展到整个超级稻上面,一些观点认为这一事件的成因是超级稻重产量不重质量,甚至有人提出超级稻的提法最早源于日本,而日本发展超级稻是为了“喂牲口”。关于杂交稻到底好不好吃的问题历来有很多争论。记者在采访期间品尝了亩产1067公斤的超优千号和亩产1000公斤的Y两优900两个超级稻品种。记者常年生活在粳米产区,而超级稻属于籼米,粳米在口感上比较粘稠,籼米则较为松软,吃起来并不十分习惯,并没有觉得特别好吃,但也没有觉得不好吃。平心而论,如果把习惯和产量考虑在内,超级稻的米质在口感上还是相当不错的。
面对舆论压力,时年85岁的袁隆平亲自出面回应,称国家对超级稻的要求,除了产量高,还要求米质达到部颁二级,抗当地两种主要水稻病虫害。他同时指出“两优0293”是10年前育成、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注:“两优0293”是湖南省农业厅认定的超级稻,不属于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推广多年品种有可能退化,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也有所变化,如果生产上不注意,遇到气候特殊的年份,是可能出问题的。针对当时出现的一些全面否定超级稻的声音,2014年10月袁隆平在《环球时报》发表了“请别再向超级稻泼脏水”一文加以驳斥。
除了对抗病和米质的担忧之外,另一种质疑指向的是在“四良配套”的优越条件下得到的超级稻试验产量的攀高没有带来现实中实际产量的显著提升。袁隆平后来在2015年发表的《发展超级杂交水稻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文很大程度上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文中说到目前正在实施三项粮食增产工程,其中第二项“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针对的就是中低产区,目标是实现“种三亩超级杂交稻,产原有水平(前5年平均)四亩田的粮。”
他特别提到了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几个主要品种:第二期超级稻的代表品种是Y两优1号,2014年的种植面积达800万亩,平均亩产600公斤左右;第三期的代表品种Y两优2号,2013年开始推广,2014年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产量又上了一个台阶,亩产为650公斤左右;第四期代表品种Y两优900,2014年实验产量亩产超千公斤, 预计大面积推广后单产又可再上一个台阶,亩产可达700公斤以上。Y两优广适性超级稻的发明人、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邓启云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对这一系列问题作出了回应。
邓启云正在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以下为澎湃新闻与邓启云的对话:
澎湃新闻:超级稻在抗性和米质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邓启云:事实上,现在的两系杂交稻系统由于实现了配组自由,理论上是可以解决抗性、米质等各种问题的。2014年安徽绝收减产风波涉及到的只是100多个超级稻品种中的一个小品种,实际种植的面积非常小,目前全国推广面积第一大、第二大、第三大的超级稻品种抗性都没有问题。
米质方面,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杂交稻都是三系杂交稻,由于三系杂交稻系统存在遗传制约,导致选育优良杂交组合非常困难,所以那时候的米质确实是比较差的,以至于在当时杂交稻变成了劣质米的代名词。我听袁院士讲过一个事情,讲上海的一个米店,突然有一天挂了一个牌子,“今天不卖湖南米”,马上很多人排队,因为当时认为不卖湖南米就没有劣质米。但现在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两系杂交稻配组非常自由,有丰富的遗传资源可以利用,选育优良组合的几率大大提高,所以现在超级稻的米质都非常好。
现在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的超级稻都是我选育的这个系统里的,非常好吃。2005年我在一个农村里面,碰到一个农民老大爷带着孙子在田里割稻子,割的品种是我的Y两优1号,也是现在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超级稻品种。我就上前问那个老大爷,这个品种好不好,他说好是好,就是划不来。我心想这个种子是免费给他们农技站示范的,是不是有人收了他的钱呢?结果他说不是,而是因为这个米一餐至少要多吃两碗饭,所以“划不来”,也就是说这个米真的很好吃。
吃籼米和粳米的地方的人由于习惯的原因,对米好不好吃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湖南这边觉得籼米非常好吃,像我自己家里,自从我这个Y两优品种出来以后就没有再买过别的米。农业部检测米质的定级Y两优系列的几个品种达到了二级,能够达到一级的还没有,但从商业角度来说最重要的三项指标,外观、口感、整精米率(加工后得到的整粒精米占加工前稻谷的比例)来看,两系杂交稻都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
澎湃新闻:杂交稻跟比较好的常规稻以及国外一些高品质的大米比如日本的越光米相比,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在米质的指标上有什么差别?
邓启云:我们的优势肯定是在产量上,劣势的话在做这种高档优质米的方面我们还是有一些差距的。指标上的差距主要是直链淀粉含量,但是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直链淀粉含量占多少比例才是最好吃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存在争议的。
澎湃新闻:有观点认为超级稻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高肥,这是否符合事实?超级稻和现在提倡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是否存在矛盾?
邓启云:前段时间也有一位媒体朋友找我,说社会上有很多人甚至有些不同行业的官员对超级稻有些误解,让我搞了一个媒体科普沙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专门把第四期超级稻Y两优900,在不用化肥、不打农药这种无污染的情况下种植,最后测产量也达到了630多公斤。其实国际学术界早就对化肥得出了很好的结论,通过他们40年的研究发现,在同一块田里化肥对产量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有很多地方化肥的施用方法不得当,导致了很多的污染。
我在中心做过一个对比实验,把不同时代的品种,包括过去的三系杂交稻汕优63、第一期超级稻两优培九、第二期超级稻Y两优1号、第三期超级稻Y两优2号,第四期超级稻Y两优900,一共五个时代的品种,在同样的种植条件和同样的施肥条件下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四个不同时代的超级稻品种分别比三系杂交稻汕优63增产10.7%、18.7%、29.1%、37.2%,越往后的超级稻品种,它的增产幅度是越来越大的。
我自己过去既做过栽培也做过育种,现在也搞种业公司,农民在种植的时候存在的一些问题我都清楚。过去在推广三系杂交稻之前,农民种的全部是常规稻,杂交稻和常规稻的栽培方法是大不一样的,施肥方法也不一样。我们现在选育的第四期超级稻与以前的杂交稻品种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农民的种植方法也应该改进,才能充分发挥超级稻的增产潜力。所以我们湖南袁创超级稻公司现在专门做了超级稻栽培的视频教程,我也经常到农村里面给农民讲课,告诉他们正确的栽种方法,不需要增加肥料,而是改变肥料的施用方法,完全可以在不增加肥料用量的情况下做到增产增收。但现在这个问题确实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目前来讲主要是我这个企业在做推广。现在所有按照我们公司的这种栽培方法去栽培Y两优900的农民,产量都达到800公斤甚至900公斤。(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