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宗商品投行 深度服务实体经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09-07 20:38:47  阅读:3530+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李旭丹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专访华信期货董事长张岩

  初夏的阳光,轻柔地洒进办公室,在上海明天广场15楼,华信期货董事长张岩向期货日报记者讲述着公司的历史和自己的往事,还有未来的目标、理想。

  5月16日,华信万达期货更名为华信期货,在此背后是这家产业背景期货公司的战略转型。新起点、新征程,对于公司如是,对记者眼前这位45岁正值当年的企业家亦如是。

  “红马甲”出身的期货公司高管并不多,张岩便是其中一位。脱下“红马甲”后,他出国管理农场,又回国做现货贸易。辗转多年后,临危受命,与其他几位高管带领7名员工闯荡期货江湖,一举创造了万达期货(华信期货和华信万达期货的前身)的辉煌历史。

  2015年,万达期货“嫁”入上海华信国际集团(下称华信国际集团)。新股东主营能源化工和金融业。此次采访的地点——明天广场是华信国际集团所在地,其旗下的上海华信证券、上海华信国际集团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华信国际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华信集团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等也设在这座大厦。可以预见的是,依托股东方的优势,公司的未来有着无限可能。

  新股东的增资吸引了业界目光,这家老牌期货公司一下子成了“豪门媳妇”。张岩也曾犹豫再三,能否负重前行,但毫无疑问的是,公司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管理团队,“希望能够依托中国华信的优势,结合自身专注的领域,做中国的FCStone”。

  

   A 辗转:临危受命  进入万达

  与万达期货的第一次“触电”,要从张岩做“红马甲”的经历说起。虽然这段往事距今已经有20多年,但在他的记忆中,当初的经历无比清晰。

  1993年,他得知一位同学在郑商所做“红马甲”,便想去看看只在国外电影中见过的交易大厅。到交易所,恰好赶上第二批出市代表培训,索性就参加了,培训结束后便应聘到一家期货公司做出市代表。一开始,他对期货的认识并不深刻,但在朦朦胧胧中感到,衍生品交易是金融市场“金字塔”的塔尖。

  万达期货是国内最早的期货公司之一,半年后他机缘巧合进入了该公司。第二年,他随当时的股东河南省粮食贸易公司(下称粮贸公司)领导赴加拿大考察种植项目,没想到在海外一工作就是两年。其间,他不仅接触到农场管理的方方面面,还在那里做起了转口贸易,回国后直接去了粮贸公司,从事大宗商品贸易工作。

  在粮贸公司,从农产品的上游采购、终端销售,到小麦、绿豆等品种的套期保值、交割,他参与了期现货结合运作的整个流程。这样的经历,对他后来管理万达期货大有裨益。农产品是季产年销,面临很大的价格波动风险,而期货市场可以发挥价格发现和管理风险的职能。“我曾作为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并成为受益者,深谙期现结合对现货业务中价格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对万达期货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打下了以服务产业客户为主、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拓展业务的基调和宗旨。”张岩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B 创业:以一当十  舍我其谁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内期货市场经历清理整顿后一时变得萧条无比。万达期货作为当时郑商所最大的经纪商也只剩下7个人以维持牌照,每年亏损额近百万元。2003年,年仅31岁、刚被提拔为河南粮贸副总经理的他临危受命执掌万达期货。“当时与我一同去的还有两个人,他们也是目前华信期货的高管团队成员。我们三个人来到万达期货,全公司一共只有10个人,就这么开了工。”张岩回忆说。

  带兵打仗,缺了兵怎么行?可他此时显示出舍我其谁的精神,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团队以一当十。虽然“兵”少,但经营成本也低,一年下来硬是把劣势变成了优势。

  据公司的一位老员工回忆,那一年,几位高管成日谈论的事,就是如何利用手中粮食企业的资源,来支撑公司的业务发展。“那段时间,张董完全不像一位董事长,倒像是风风火火的销售经理。”这位老员工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当时张岩在公司要么开会,要么打电话,很少待在办公室,而且无论寒暑,常常挂了电话就夹着皮包出门拜访客户。受到董事长的感染,员工们的“狼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个个成了“工作狂”。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03年年底,万达期货的客户保证金一举从年初的几百万元增至5000多万元,全年竟有了100多万元的利润。“当时真是舒畅,比现在赚1亿元还开心。”说到这里,张岩难掩喜悦。

  第一年的盈利,大大提振了团队信心,也给公司带来进一步扩张的动力。2004年年初,棉花期货即将上市的消息已经传出,他与其他高管开会讨论后认为,棉花品种流通量大且价格波动频繁,上市后很有希望活跃。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不仅距离发达地区较远,而且当时交通也多有不便,成了大多数期货公司遥望而未及的地区。鉴于此,他很快提出在新疆设立营业部的规划。就这样,赶在棉花期货上市之前,他就亲赴新疆进行考察,对棉花整个产业链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突破重重阻碍成立了新疆乌鲁木齐营业部。这不仅是万达期货的第一家营业部,也是外地期货公司在新疆地区设立的第一家营业部。

  后来的事实证明,万达期货的这步棋走对了。棉花期货上市后,正如预期,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同时,由于服务优势明显,公司在新疆取得了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为后期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随着业务不断开展,原有的人员和组织架构已不能支撑万达期货快速发展。经过多次努力,远不止三顾茅庐,他从业内请来两位高管负责搭建期货公司的研究体系和营销体系,用近一年的时间完善了公司管理框架和规章制度,开始迈向现代化经营。

  如今,10多年前进入公司的许多人才和高管仍在为公司效力,并被委以重任。张岩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个人的资源和能力有限,公司的发展必须依靠团队。为此,公司多年前就建立了优于其他期货公司的考核机制,形成了独特的“兄弟文化”。十几年来,公司的管理团队和核心业务团队没有发生变化,尤其是几位高管和分公司总经理,面对其他公司总经理职位的橄榄枝,依然选择保持初心,留在万达期货。团队的稳定,保障了万达期货多年来稳健、持续的发展。

  棉花一役胜利后,万达期货又将成功模式复制到白糖、油脂油料等核心品种上,在市场上积攒了良好口碑,加之个人客户的大力开发,为公司带来了经营业绩的突飞猛进。截至2012年,万达期货的成交量和持仓量位居行业前列,特别是在2007年到2008年间,公司持仓量和交易量排名保持在行业前三名,万达品牌逐步叫响。

 

   C 瓶颈:上市遇阻  融资受限

  随着金融期货时代的临近,万达期货这一产业背景的公司,在2007年以来券商系期货公司大量崛起的趋势下,比较优势逐渐减弱。

  从全球范围来看,金融期货市场的体量远高于商品期货。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后,在股东方雄厚资金和大量金融客户资源的导入下,券商系期货公司得以飞速发展,传统期货公司开始面临严峻挑战。

  作为万达期货的董事长,张岩为此也困惑了很长时间,突破点何在?

  为破解这一难题,万达期货内部进行了多次研讨。随后上市融资壮大资本实力,通过并购重组,“做到行业龙头的规划方案”摆到了面前。

  基于上市的梦想,万达期货很早就引入券商投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并进行大量的基础工作。然而,天不遂人愿,2013年,在万达期货正式提出IPO上市申请后,股东背景却成了上市路上难以逾越的一道“关卡”。当时万达期货的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为中储粮,其旗下期货公司IPO属于央企非主营业务上市,要想通过国资委的审批几乎不可能。

  回想起这件事,张岩不禁皱起了眉头——如果这条路走不通,万达期货还是躲不过被券商系期货公司一一赶超的命运。

  事实上,在股指期货业务上,万达期货一直不遗余力。早在股指期货上市的前两年,公司就成立了北京研究院,构建了宏观研究体系,为股指期货上市做准备,但缺乏金融背景股东的支持始终是一种缺憾。

  没能在股指期货上延续优势,万达期货开始重新考虑未来的发展路径。在反复研究美国期货行业发展历史后,公司找到了自己的对标企业——FCStone(福四通)集团,即使在金融品种极度活跃、券商投行占主导的美国衍生品市场,这家产业背景的独立期货商仍凭借其提供大宗商品综合风险管理服务的战略定位,多年保持在行业前20位左右。这为万达期货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2011年以来,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公司等业务在国内陆续“开闸”。面对新的机遇,万达期货基于自身多年服务实体企业的经验和优势,重点选择了风险管理公司这项最能体现期货行业价值的业务,但该业务属于资本消耗型业务,在资金无法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公司的人才引进、业务开展均受到制约。

  “经纪业务不见进步,创新业务难以打开局面,想上市又被遭到迎头一棒。”张岩向期货日报记者感慨,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急需寻找一条新路,以改善当时的境遇。

  

  D 机遇:由力而起  融入华信

  由于上市步伐停滞,在原大股东中储粮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万达期货开始寻求引进新的控股股东。用张岩的话说,人是需要机遇的,一个企业也一样。就在这时,华信国际集团的入主改变了万达期货的发展轨迹。

  2014年10月,万达期货65%的控股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整体挂牌转让,华信国际集团以挂牌价购入,9个月后完成产权交割手续,成为万达期货的新东家。万达期货随后更名为华信万达期货,旗下风险管理公司百安赛更名为华信物产有限公司(下称华信物产)。

  “在同一时间,有意入主万达期货的一共有7家公司,类型上包括券商、银行、保险公司等,性质上国企、民企都有。”张岩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公司需要金融背景的股东资源支持,当时对接的7家潜在股东都符合这个条件,同样背景下,他们更重视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企业文化和机制。

  在他看来,中国华信“由力而起、由善而达”的企业文化和集体制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模式,既结合了传统中华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理念,体现了东方文明和儒家思想,其“先成就别人、后成就自己”的理念,让人在很大程度上相信这是个有凝聚力和执行力的经济共同体,又依靠“战略管控、财务管控+合伙制”的运营机制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可谓赢在战略,胜在布局,强在执行。

  在转让前的洽谈中,万达期货还了解到,华信国际集团及其所属的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信)在全球的战略布局和定位。公司希望成为大宗商品领域的国际投行,而中国华信的两大战略就是能源与金融,收购万达期货既能有助于弥补后者在金融期货方面的资源欠缺,又能实现中国华信金融全牌照的战略布局,可在集团内发挥积极的协同效应。

  尤为重要的是,与其他几家潜在股东不同,中国华信在原油、能化产业上也有很强的资源优势。随着国内原油期货的筹备上市,未来在衍生品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华信国际集团有足够的平台和资源,可为公司在能源产业链提供金融服务搭建桥梁。万达期货在过去十几年积累的服务产业客户、服务大型央企和跨国集团的丰富经验,也可以通过股东复制到能源领域,辅助中国华信在油气能源领域管理市场风险,发挥期货公司的协同作用。鉴于以上因素,公司转让洽谈一拍即合。

  2016年年底以来,华信国际集团分两期向华信期货增资52亿元,持股比例升至90.32%。华信期货净资产逾60亿元,资本实力位居行业前列。在此背景下,华信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华信物产增资至25亿元,目前已是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风险管理公司。

  在谈及华信期货后期发展规划时,张岩表示,未来公司将着力于围绕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经纪业务和境外业务四个方面布局。

  首先,风险管理公司是期货市场的创新业态,契合监管层对金融业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的战略要求,是期货公司创新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公司将对华信物产持续增资,不断增强其资本实力。一方面可以更好服务自身众多产业客户,同时为股东提供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大宗商品行业的仓单资源,结合期现市场建立仓单池和资金池,为众多中小产业客户提供金融配套服务,打造“标准仓单银行”。

  其次,在资产管理业务的定位上,公司将继续大资管的布局思路,提供财富管理的同时,通过组建主动管理团队,推出自主性资管产品,将产品和期现结合业务链接起来,将服务延伸传导到实体经济,共同营造健康良好的金融生态圈。

  再次,经纪业务一直是公司的支柱和基石,在“一主两翼”的思路下,继续夯实经纪业务基础,在深化研究服务、扩展营销渠道、加大技术创新、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等各方面深耕细作,强化板块基石和协同作用。尤其是在原油品种上,会借助股东强大的行业资源优势,构建期现结合的综合服务体系,打造能源产业链综合风险管理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围绕集团战略,并把握原油期货上市、铁矿石期货国际化的契机,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帮助境内客户“走出去”,将境外客户“引进来”,并开展国际贸易、资管和投行业务。

  近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发表文章称,要提高我国期货市场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定价影响力。与此同时,支持期货公司为“一带一路”相关客户提供多样化风险管理服务。

  对此,张岩表示,目前中国华信已在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布局油气产业,华信期货将响应方星海副主席的号召,探索在中国华信业务涉及的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吸引“一带一路”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利用期货市场,协助建设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区域定价中心,促进人民币境外结算。

  

  E 寄语:放大格局  务实做事

  曾经,在张岩心中,自己是个将才而非帅才。执掌期货公司后,责任不同,他也感到肩上压力很大,尤其是管理能力不足。为此,2005年,他到长江商学院学习深造,在学习过程中开阔视野,并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受到极大启发。

  说起眼前的变化,他感慨万分,股东方从央企转到民企,他个人也从体制内转向体制外,这是需要勇气的。在洽谈收购的过程中,他已经有不做董事长的准备了,但股东方希望保持管理团队的稳定性,他对团队以及一起打拼的兄弟亦难舍难分。

  在业内的评价中,他是一个地道北方人的性格,为人耿直、坦率,而在下属眼中,他是一个性情中人,谈吐生动、幽默。“我在职业生涯上有福气,遇到了很多好领导、好老师,学到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坦诚。我对别人坦诚,现在也要求大家对我坦诚,生活中大家可以朋友相见,和团队的兄弟则秉承一个原则——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张岩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在他心中,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判断和决策,一个决定可能会影响企业3年到5年的发展,所以他感到肩上的责任很大,用人优点、规避缺点,身边的人各有长处,谦虚地向每一个人学习。尤其是他早已不在业务一线,说起业务往往还需要向他人请教。

  对于新生力量,他感到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和企业的命运相连,在打造一个好企业的同时,也希望年轻人能够放大格局,做事情有目标,格局多大空间就有多大,人生要有信仰和理想。

  中国华信董事局主席叶简明对华信年轻人的要求是“国家情怀、学习精神、务实态度”。对此,张岩认为,年轻人要有家国情怀,是说人要有信仰,就能站在更高的高度。除此以外,他更感到年轻人最需要的是学习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如果没有务实的精神,年轻人在这个行业很难坚持下去。

  “行业蒸蒸日上,公司更名以后也将开启新征程。”此时,张岩心中虽有不舍,但更多是希望能和团队一起在更广阔的天地续创辉煌。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