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西志在内陆自贸区
特约撰稿 张赛男 实习生 周文琦 上海报道
“今年安徽代表团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创建自贸区。”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副省长张曙光在安徽代表团开放日时表示。安徽代表团更是将此作为一号提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无独有偶,江西代表团也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设立中国(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议》,显示出未入围第三批自贸区名单的地方对自贸区热情不减。
据目前披露的消息,安徽谋划的自贸区以合肥、芜湖、马鞍山综合保税区为主体,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平台。江西虽未公布此次方案的具体细节,但据媒体此前报道,南昌、九江等地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以及国家一类口岸,是江西自贸区的主要承载平台。
两个省份谋划自贸区建设均有多年,也曾积极参与第三批自贸区的“争夺战”。安徽更是在2013年就设计了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打包申报的方案。此时再度呼吁,反应出这两个内陆省份对自贸区的渴求。
琢磨出“特色”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他所在的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建议安徽争取自贸区需要琢磨自身的着眼点和特色。“你们既是长三角成员又毗邻中部,从这个点出发是否更能发挥自贸区由点到面?再琢磨琢磨,以后要竞争,你要有特点。”汪洋说。
2017年2月,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回应目前自贸试验区试点进展和建设情况时也提到,未来对于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将聚焦国资国企改革、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重大主题,结合各自功能定位和特色特点,开展差别化的探索,构建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
纵观目前获批的自贸区,走差异化战略的路子成为主流。如河南打造“国际物流中心”、成都的战略定位在“科技型贸易区”。与他们相比,就目前披露的方案而言,江西和安徽在各自定位上仍未有特别明确的表述。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副省长张曙光称,创建具有安徽特色的自贸区,要为中部地区承接转移、扩大开放、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江西代表团的建议则认为,江西是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的革命老区,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提供样板的先行示范区。设立江西自贸试验区,将为协调推进开放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革命老区开放式扶贫和构建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出一条新路,并对中西部地区绿色崛起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产生积极的示范带动效应。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贸区布局的重要考量因素应该是以下几方面的基础条件:
首先是制度条件,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功能是制度创新,这就需要有相应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要素的累积、对外开放的程度、政府部门对现代市场经济治理的素质和意识等。
二是营商环境,包括通讯、交通、网络、公共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以及管理服务、信用体系、法制保障等软件方面。
三是区位因素,要与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全方位开放战略相衔接。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安徽和江西的条件在中部还是有竞争力的。”赵晓雷说。
融入国家战略
安徽区域经济专家程必定表示:“安徽自贸区能否设立,最主要的还是和国家整体布局有关。”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秘书长陈波认为,从第三批自贸区的区域来看,7个中有5个是在中西部地区,且在“一带一路”的线上,实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呼应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
据张曙光介绍,安徽既是长三角的重要成员,与沪苏浙融为一体,又毗邻中部,是国家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的枢纽和主轴。
张曙光还特别指出,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表示,安徽具有沿江近海、居中靠东、“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又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要积极融入国家三大战略。
江西对自身设立自贸试验区的独特区位条件则表述为:江西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西经济区向中西部地区辐射的共同腹地,是中西部地区向东向海开放的必经“桥头堡”,是“中三角”的重要支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连接点。
不过,陈波坦言,目前第三批自贸区挂牌在即,我国将形成1+3+7的自贸试验区梯度发展的格局,在短期内再往外推广的可能性较小。在长江中游地区,已经有湖北自贸区,再多批两个相邻的自贸区意义不大。安徽、江西再次提出自贸区建设,一方面是想借自贸区建设释放更多的制度红利,另一方面应该是借此表达改革开放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