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万亿”真的会让人民币崩溃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09-07 00:14:24  阅读:2379+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徐静蕾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45万亿”真的会让人民币崩溃吗

  文/ 本刊记者 刘畅

  近日网上盛传“45万亿投资来了,人民币要崩盘”。然而,此“45万亿”和2009年救市的“4万亿”是一个性质吗?

  “45万亿”来了?

  最近有媒体报道,题目为——45万亿!地方投资大爆发,各地大项目纷纷落地。

  文章中有一段数据:“记者根据各省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至今中国已有23个省公布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累计投资超过40万亿元,如加上尚未公布的省份,今年投资不少于45万亿。” 此后,文章中讨论“各地大项目纷纷落地”、“钱从何来”等由此引发的现象以及思考。

  应该说,这是一篇非常普通、毫无瑕疵、中规中矩的宏观经济报道。

  然而,也许正是因为它太其貌不扬、毫无爆炸性,因此毫无经济常识的网络写手、五流财经自媒体人开始大量地借题发挥。

  这些网络疯传的文章包括:《2017年45万亿,这是让货币毁灭的节奏么?》《45万亿来袭,人民币又要贬值了?》《刚刚,全国大放水:45万亿》……文章中无不强调中国政府疯了,这么爆炸式的货币放水会带来人民币对内大幅贬值。

  为了剖析这些言论,不妨引述两段文章的内容如下:

  “2008年的‘4万亿’投资造成中国债务飙升、房价飙升的爆炸性隐患一直还在,难道为了纪念那个4万亿,2017年干脆来个40万亿?”

  “中国2017年1月份的储备货币总量仅为30.8万亿元、央行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也不过34.8万亿元,而2016年底中国总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也仅为155万亿元,这一下子冒出来45万亿元的投资,要新发放多少贷款、要新印多少人民币才能跟得上?”

  这些网络文章的核心论述就是——45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供应量增加45万亿元=货币大幅贬值。

  难道真是如此吗?

  混淆之一:性质不同

  其实,“45万亿”和当年“4万亿”这两个数字的含义是不同的。

  首先,看看“4万亿”是怎么回事。2008年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美国抛出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为防止经济断崖式下跌,作为全球4大经济体的中国拿出2年4万亿元的救市计划,这4万亿元占了当时GDP的16%。

  中国出台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涵盖十大方面,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这些重大项目,都不是当年的计划之内的固定资产投资,而是为了应对危机额外增加的部分。事实上,2009年全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2.5万亿元。

  统计学上有条名言,“同质可比”。“45万亿”和当年“4万亿”两个数字涵盖范围不同、性质不同,因此也完全不具有可比性。

  此外,目前统计的这“45万亿”只是23个省201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因为还有近10个省市没有公布,所以相比较而言比,最终数据还要更高。

  据前两年数据,2015年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56.2万亿元,2016年是59.7万亿元,与当年GDP相比,约占80%左右。而2017年的GDP预估为79万亿元,按80%来计算,2017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应为63.2万亿元左右。

  再不妨看看全年“63.2”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个数字大不大?

  2016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59.6亿元,当年同比增幅为8.8%;按照2017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63.2万亿元测算,同比增幅仅为6.0%。而2010~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19%至10%之间,这个数字已经连年下降。

  混淆之二:资金来源不同

  “45万亿”和当年“4万亿”,这两个数字背后对应的资金来源也完全不同。

  先看固定资产投资的来源。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利用外资、其他来源资金5部分。

  国家预算内资金,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中由国家统筹安排的资金,还有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拨款资金。

  国内贷款,指企、事业单位向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各种国内借款。

  自筹资金,指来自上级主管部门、地方和企事业单位自筹用于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

  据中金公司的统计,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的比例只有15%,国内贷款也约15%,其他资金有7%,利用外资低于1%,绝大部分(超过60%)都是项目自筹资金。

  这些自筹资金来自社会,本来就是广义货币M2中的一部分。所以,并不是“45万亿”固定资产的投资,就要对应增加45万亿元的货币供应量。

  此外,“45万亿”的主体不是政府性资金。

  再看当年“4万亿”救市资金来自哪里?

  市场普遍担心政府“印钞票”救市,以及相应的通胀问题。所以,2009年5月21日,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曾详细解释了4万亿元新增投资的资金来源情况。

  在4万亿元投资中,新增中央投资共11800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29.5%,主要来自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政府性基金、中央财政其他公共投资,以及中央财政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其他投资28200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70.5%,主要来自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贷款、企业(公司)债券和中期票据、银行贷款以及吸引民间投资等。

  由此可见,救市资金在来源上虽然采取市场化的操作,但毫无疑问,“4万亿”是政府性投资为主,这是与“45万亿”最大的不同之处。

  银库金融副总裁齐俊杰说得更为直白。他认为,“2009年的‘4万亿’是在当年计划基础上,中央直接拿出来1万多亿元,地方配套出2.8万亿元,另外,这是直接拿钱出来,所以造成了一定的货币超发。那段时间银行加紧贷款,都被定下了放贷指标。”

  从日后的数据来看,“4万亿”救市的确带来了货币供应量的不小增幅。

  数据显示,在2009年之前的10年之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一直在12%至19%间,而2009年“4万亿”出台当年为27.58%。这个数字比2008年的17.7%高出近10个百分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更是从2008年的47.5万亿元,一步增加到60.6万亿元。

  “投资拉动”暂难改变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认为“45万亿”是当年“4万亿”性质的资金,因此会带来货币超发、人民币崩盘——这实在是一种曲解和多虑。

  不过,如此数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说明中国当下“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这其中包括一些客观原因。

  原因之一:经济总量庞大。

  统计数据显示,自从2012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连续5年下降,从2012年的18.9%下降到2016年的8.8%。但是2016年,中国GDP总量74.4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9.6万亿元。如果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势必对GDP增长带来影响,经济将会出现较大的滑坡。

  原因之二:稳定就业。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罗来军指出,根据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相关宏观经济理论,可以确定“稳”的底线就是稳就业;实现和保持就业的稳定,经济平稳、社会和谐、国家安全就有了坚实的保障和根基。而保持投资总量的一定规模,无疑是“稳就业”的基石。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投资拉动”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

  这几年,在GDP占比中固定资产投资的权重越来越大。银库金融副总裁齐俊杰在博文中指出:“一个一个项目修下去,总有个尽头,而且这种规划式的建设,虽然数字上好看,对GDP数字的可控度比较高,但效率很低。我们建了太多的新城,这些东西的出现拉动了大量的GDP,但跟人民生活却没大关系。新城建好了也没人去,因为没有工作机会,所以这就是我们经济结构的问题所在。只有变成消费驱动的经济模式,效率才会最高,才可以持续,发达国家无一不是消费驱动的。”

  经济学家马光远对此也有评论:“这个报道为什么引发大家如此疯狂地刷屏,人们内心担心的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会不会心照不宣地回到投资刺激的老路。”

  他还称:“2008年本轮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宏观政策一直在纠结中运行,一方面明知中国经济内在深刻的矛盾,靠投资和房地产不可能持久;另一方面,一旦经济稍有下行,立即毫不犹豫选择刺激的老路。所以大家之所以听到‘45万亿’的投资目标就惊慌失措,是担心供给侧改革又成了最后的挽歌。”

  相关链接

  “固定资产投资”到底是啥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4个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对企业来说一旦决策失误,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甚至会使企业走向破产。对于国家来说,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会助长地方政府的好大喜功、盲目投资倾向,同时会浪费资源,短期内快速上马的工程也难以保证质量。

  表 历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增速

  年份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完成额(亿元)同比增速(%)

  19915,594.5013.11

  19928,080.1025.26

  199313,072.3027.79

  199417,042.1018.09

  199520,019.3010.93

  199622,913.5010.35

  199724,941.107.03

  199828,406.2014.12

  199929,854.705.52

  200032,917.709.06

  200137,213.5012.60

  200243,499.9016.66

  200355,566.6024.99

  200470,477.4020.10

  200588,773.6023.98

  2006109,998.2022.08

  2007137,323.9020.15

  2008172,828.4015.56

  2009224,598.8033.19

  2010251,683.7719.53

  2011311,485.1316.10

  2012374,694.7418.99

  2013446,294.0918.90

  2014512,020.6514.70

  2015561,999.8310.20

  2016596,501.008.80

  (数据来源WIND)

  短评:

  网络假新闻需警惕

  文/ 本刊记者 刘畅

  如今媒体步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在科技进步和传播新闻的时效性方面远胜传统纸媒,但是这类网络媒体不少缺乏必备的新闻专业主义素养,假新闻频出。

  去年9月份,出现过“马云报仇买肯德基,蚂蚁金服收购百胜中国业务”的假新闻。去年10月份“年薪超12万元将加税”这条假新闻得以传播,则与相关网络媒体“剪刀加糨糊”的工作作风密不可分。而最近的“45万亿,让货币毁灭”的假新闻则是各类自媒体的大作。

  如果是一条社会新闻性质的假新闻,很容易辟谣;而财经领域的假新闻,则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才能识别。因此,这类假新闻更容易传播,更容易迷惑人,也更容易制造事端。就以“年薪超12万元将加税”这条假新闻为例,搞得人心惶惶,最后国家通讯机构新华社连夜刊发多文,紧急辟谣,一场舆情风波才得以平息。

  造成假新闻出炉的原因很多:有的媒体以及从业者为了博取眼球不核实信源,以讹传讹,盲目夸大事实;有的则源于专业素养不够,片面理解,断章取义。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纸媒虽然式微,但新闻专业主义的素养、严格的出版流程,决定了很难让假新闻出炉。传统纸媒如今正向网络媒体学习,积极转型,但传统纸媒严格的流程控制等优良作风一定要保持。同时,也呼吁网络媒体、各类新媒体反思,既然认同“内容是生命”,那么在新技术时代,传播一条假新闻则很有可能分分秒秒就断了“卿卿性命”。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